通訊員 羅忠雅
“通過改造升級,這里道路明顯拓寬了,出行和經營都方便多了,真是辦了件大好事!”近日,在寧陜縣城關池路縣教體局路段附近經營商鋪的王大姐滿臉笑容地分享著內心的喜悅。
王大姐的心里話,正是周邊群眾對這條道路改造后的真切認可與滿意的生動寫照。
改造前的關池路縣教體局路段,無疑是周邊群眾的一塊“心病”。作為交通樞紐,這里車流量、人流量大,狹窄的道路與寧陜美食一條街出入口交匯。每到上下班、上下學的高峰時段,車輛排起長龍,行人出行受阻。更讓人揪心的是,路旁高20米左右的行道樹樹冠與高壓線、網線纏繞,樹枝老化嚴重,在大風暴雨天氣時會發(fā)生樹枝斷裂現(xiàn)象,給群眾出行和商戶經營帶來極大安全隱患。
縣政協(xié)委員張雪、黃國坤、周華等5位委員,因工作需要往返該路段時敏銳地察覺到了潛在的風險,深知群眾的出行安全是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于是,共同聚焦群眾出行及安全問題,深入一線開展調研,先后走訪商戶12家、居民20余人。每到一處,他們都耐心傾聽大家的心聲,詳細記錄下行人過街不便、夜間照明不足等出行難題,了解大家對道路安全的種種擔憂,最終匯總梳理形成社情民意信息。
這份飽含民生溫度的建議很快就轉化為具體行動?h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要求縣住建局牽頭落實。此次改造路段全長245.8米,寬度9米至10米。在規(guī)劃設計上,立足群眾出行需求和城市發(fā)展實際,涵蓋人行道及局部車行道改造、照明及附屬設施配套、窨井蓋更換等多個方面。
在施工過程中,“民生為本”的理念貫穿始終。為了把施工對群眾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縣住建局采用“夜間移樹+錯峰拓路”模式,深夜里,當大多數(shù)人都在睡夢中時,施工人員正借著燈光緊張作業(yè)。白天,施工人員又合理劃分施工區(qū)域,有序推進各項工程。縣住建局負責人辛長生說:“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搶工期更要保質量,就想讓群眾早點走上放心路。”
如今的關池路已然煥然一新。機動車道拓寬至雙向通行標準,交通標識標線規(guī)范清晰,機非分離保障了通行安全。曾經老化的行道樹全部移除,施工人員規(guī)范梳理了管線,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每到早晚高峰時段,車輛通行有序,擁堵現(xiàn)象基本消除。開車送孩子上學的劉先生深有感觸:“現(xiàn)在這條路又寬又平整,開車再也不用堵在這兒了,走路也踏實,心里特別敞亮!”
“現(xiàn)在建議落地見效、群眾滿意舒心,這就是履職的最大價值。”委員張雪每次路過改造后的路段,都會留意群眾的通行狀態(tài)。
從收集民意到推動落實,從隱患整治到功能升級,寧陜縣政協(xié)以履職實效架起了干群間的連心橋。這條新拓寬的道路不僅疏通了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更承載著政協(xié)組織與委員對群眾的深情牽掛。